成虫形态(图18)(彩色图版III,18)新鲜虫体呈肉红色肥厚泡状体,两侧较深,中间无色透明,伸缩活动,体形变化不一。固定后,体椭圆形。体表满布体棘,群生型,呈尖刀状并列成簇。棘群含棘数目在两盘问最常见为10支,在两睾间最常见为20支。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宿主,...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雄性 体形较细长。近Sphingonotus。头较短,其长短于前胸背板的长;头较高,高出前胸背板水平;头顶较狭,顶端圆形,头的长大于宽。头侧窝三角形;颜面隆起较明显,复眼为短卵形,较突出。触角丝状,有时顶端略粗扁,其长到达后足基节。前胸背板略呈马鞍形,具中隆...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成鸟(繁殖羽):嘴基周围、额至头顶黑褐色,头侧和眼区有一白色卵形大斑。上背、肩、三级飞羽黑褐色,有黄褐色与淡黄色的羽缘。飞羽黑褐色;覆羽灰色,大覆羽具白色尖端,形成翼面显著的白色条纹。腰灰褐色,两侧有狭窄的白色。尾灰色,中央尾羽较暗。下体包...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虫体圆柱形,头端的口囊有3对腹齿和1对背齿,食道粗短棒状,神经环位于食道中部,排泄孔位于神经环后缘体腹面。
雄虫:体长9.5—11.0 mm,最大宽度0.300—0.350 mm。交合伞小,两侧叶发达,宽0.350—0.390 mm。2腹肋前半部...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地衣体叶状,中型,直径约3~5 (~8) mm,由多个裂片组成;上表面湿时淡灰绿色,干时一般灰白色至粉白色,局部淡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无绒毛,平滑或粗糙至局部龟纹状,无光泽至局部稍具光泽,被有厚的白色至灰色的粉霜层或有时仅近边缘稀被粉霜,常生有略鼓起的疣状的内生...
来源: 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
虫体圆柱形,乳白色,中部稍宽,两端稍细。角皮横纹显著,纹间距4.7—9.7μm。头端向背面弯曲。口孔卵圆形,口囊椭圆形,漏斗状,深度大于宽度。口囊腹面左右方各有1对腹齿,每齿有2个齿尖,内侧齿尖细而明显。口囊背侧面有1个角质背锥,内面有1条深纵沟,口囊底部腹面...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成体平均体长在楚科奇海为1.21 m,在白令海为1.28 m,在加拿大北极为1.35 m。环斑小头海豹的体型较丰满,腋下体围可达到体长的80%。它们的头较小且有点圆,颈短而粗。嘴吻短而钝,宽略大于高。触须浅色,呈念珠状。眼相对较大而显著。头和嘴吻的大...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地衣体叶状,小型至中型,由一至多个裂片组成,直径 (2~) 4~10 (~15) cm;上表面干时黄绿色、棕色、灰褐色至污褐色,至少近边缘处被有绒毛,粗糙或平滑,无光泽,常有近圆形的灰色至灰蓝色的粉芽堆或其脱落后留下的灰白色的疤痕,其直径1~3 mm,周缘裂片...
来源: 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
雄性:头顶钝圆锥形,背面中央具弱的纵沟;下颚须端节长于亚端节。前胸背板后缘宽圆,侧片后部趋狭,缺肩凹。各足股节腹面缺刺,膝叶端部钝圆;前足胫节刺排列为3, 3 (1, l)型,前足胫节听器为开放型;后足胫节背面内缘和外缘各具12~17个刺和腹面具2个端距。前翅...
来源: 中国直翅目与革翅目昆虫数据库
形态
雌性成鸟(繁殖羽):头和后颈暗灰色。眼上缘有一白色细纹。双眼之后的栗红色带向下至颈侧,并在颈前汇合形成“红领带”。上体黑褐色,各羽多黄褐色羽缘;在肩和上背有金黄色线条。飞羽黑褐色,初级覆羽和大覆羽的白色羽端形成翼面的白色线条。腰和尾黑褐色,...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Top